找到相关内容1547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十二月的佛陀——妙语收录集(1)

    定才是正定,这样的坐才能称之谓“宴坐”。(维摩诘言: 夫宴坐者,不于三界现身意,是为宴坐。)   87、。。。。意思是希望我弘扬楞严,弘扬禅宗。可是我这个人很不孝顺,都给它会归到净土宗。我知道这个没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13260330.html
  • 何光沪:中国文化与宗教

    比如说伊斯兰教和基督教是一个系统宗教的。它可能强调了上帝或者真主,地位永远是第一的,而且你不能再拜别的宗教,基督教也讲亲情,基督教十诫里面就有讲孝顺的。它不是不要这个,而且他不是神,不能作为崇拜的对象...

    何光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23460369.html
  • 从儒家思想探讨心性法门

    道传给曾子。为什么曾子可以继承儒家大业呢?曾子这个人很孝顺。孔子跟他讲孝经。曾子智慧好又肯苦修行<从泰伯第八篇3>曾子有疾,召弟子曰:“启予足,启予手!‘诗云’:“战战兢兢,如临渊如履薄冰。”<学而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20360954.html
  • 宋元民间目连戏的另一种形态

    【下山虎】【江儿水】【金莲子】【黑麻序】  【浆水令】【尾声】【剔银灯】【孝顺歌】【金钱花】【驻云飞】【出队子】【胜葫芦】  【缕缕金】 【一封书】【好姐姐】【一江风】【红衲袄】【红芍药】【扑灯蛾】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24460986.html
  • 晚唐五代敦煌的十王信仰

    、无孝顺心造作五逆、破灭三宝无君臣法,又有众生不持五戒不信正法,设有受者多所毁犯,于是地下鬼神及伺候者奏上五官。五官料简除死定生,或注录精神未判是非。若已定者奏上阎罗,阎罗监察随罪轻重考而治之。”[...

    党燕妮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25260996.html
  • 论台湾佛教的历史渊源

    饿鬼,皈依僧不堕旁生。五戒为:戒杀生(仁)、戒偷盗(义)、戒邪淫(礼)、戒妄语(智)、戒饮酒(信)。其次另有圣谕六条为:「孝顺父母、尊敬长上、和睦乡里、教训子孙、各安生理、毋作非为」,其终极理想,则为...

    吴敏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1761367.html
  • 论中国佛教忏法的理念及其现代意义

    久远历劫亲缘,十方众生,同得解脱,是为智者至慈至孝,最上报恩[17]。   对于现世父母,应该供养孝顺;对于过去世的父母,应该通过忏悔、礼佛,使其增福解脱。这是基于心灵世界可以得到沟通的前提,只要至诚...

    圣 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22461566.html
  • 目连始末

    饿鬼故事的原型。变文强调了礼僧拜佛对于行孝的意义:“汝向家中勤祭祀,只得乡闾孝顺名。纵向坟中浇历(沥)旧,不如抄写一行经。”[10]而只有像目连那样舍身投佛,才能超度父母于天堂,对父母尽最大的孝行。这...

    廖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60061789.html
  • 证严法师和慈济功德会

    ——   一九三七年,中日战争爆发前两个月出生的证严法师,从小非常懂事、孝顺,十五岁时,母亲因胃穿孔需要开刀,在五0、六0年代,开刀是很危险的。因此,法师向天祝祷并发愿「愿减少自己十二年的寿命、茹素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2961851.html
  • 梵网经古迹记卷上(2)

    或病或狂。或欲调伏。或于此法未善通利。或复见彼不敬不愧恶威仪来。或知彼钝反生邪见。或复知彼转布非人而不施与。皆无违犯  依势恶求戒第七  经。若佛子自为饮食至无孝顺心犯轻垢罪述曰。非但恼他自亦劳倦。...狭小果。引行趣果愿为最要。今此文意应发大愿孝顺二恩。一覆育生身恩。即父母也。二长养法身恩。即师众也。孝顺为因大愿为缘所愿成就。此中意也。愿有四种。得好师等者亲近善士愿。常教我等者听闻正法愿。使我开解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74661869.html